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华夏吴氏通谱》 第二次工作会议在远口吴氏总祠成功召开
发布时间:2025/4/27 18:34:14 点击量:50 文章来源:华夏吴氏统谱编委会 最后更新时间:2025/4/27 18:59:48 作者: 录入者:

暮春三月,草长莺飞,清江水暖,总祠焕彩。


4 月 26 日,《华夏吴氏通谱》编撰工作会议在远口吴氏总祠(泰伯书院)隆重举行。此次会议汇聚了编委会前期重要工作人员和远口吴氏总祠(泰伯书院)暨盛公家族众多重要的宗亲代表。共同商讨通谱编撰工作的推进事宜,这也是华夏吴氏通谱工作会议(贵州远口吴氏总祠)第二站会议。

出席本次会议的有吴学明(编委会执行主任)、吴进华(编委会专家)、吴坤云(编委会执行总编)、吴道宽(编委会专家)、吴世平(总祠会长)、吴经周(总祠常务副会长)、吴国仕(总祠顾问)、吴展和(总祠顾问)、吴开早(编委会专家)、吴礼宏(总祠常务秘书长)、吴礼平(总祠常务副会长)、吴和平(总祠常务副会长)吴述铨(总祠常务副会长)、吴乔、吴承勋等。会议由吴学明执行主任主持,吴道宽、吴和平宗亲做会议记录。

会上,进华宗亲详细介绍了参会的编委会成员主要情况,编委会前期成果及工作推进计划。

吴世平会长表示远口总祠和远口泰伯书院都支持《华厦吴氏通谱》的工作,并介绍了远口吴氏总祠(远口泰伯书院)参会人员,详细介绍了盛公支系的基本情况,远口泰伯书院成立情况及这几年的运营情况,并对华夏吴氏通谱编撰工作会第二站放在远口总祠召开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


会上,吴学明执行主任首先向在座宗亲展示了祖地对于本次通谱编撰的授权文件及授权的华夏吴氏通谱印章,通报了前三次《华夏吴氏通谱》(第一卷)审稿情况,并力争修改完善后,在无锡祖地宗亲会组织全国专家共同进行第四次审稿,为《华夏吴氏通谱》第一卷的出版发行奠定基础,也为后继通谱编撰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有力的支持。并对盛公家族全力支持本次通谱编撰工作表示热烈欢迎,对本次会议提供支持和热情接待表示衷心感谢!

吴进华以专家的身份参加本次会议,他详细阐述了本次通谱编撰工作的重要意义,强调了通谱对于传承吴氏家族文化、凝聚宗亲力量的关键作用。介绍了全国各地多年来对世系研究的分歧与一些重大成果,本次通谱编撰的一些原则和规则,具体的组织工作和操作方法等。并对盛公家族积极参与表示感谢。

吴坤云执行主编则对本次修谱工作及世系部分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介绍,也介绍了朝举世系与盛公世系情况,从两边世系看,中间八代完全一样,只是上源某些节点有不同,在为后续工作两边世系谱接入创造了条件。也为后续开展比对上源世系工作指明了方向。

吴礼平会长详细介绍了盛公家族的世系来源,盛公迁出地江西吉安老谱及世系情况,对大家提出的上源有不同之处进行了说明,并介绍了江西吉安要进行统一编谱,需及时与吉安方面沟通,把现在认定的世系与编委会掌握的一些世系资料进行比对。

吴经周会长代表盛公家族表态,全力支持编委会工作,并在各方商量一致情况下,推存本支系重要的修谱专家和家族事多负责人加入到通谱编委会,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

吴开早概括性介绍了炎黄修谱网的情况,在十多年的实践中,有了巨量的有效的高频使用数据,已有很大的数据价值,下步,可以为这次通谱编撰提供全程安全的大数据平台支持。

远口总祠班子成员也纷纷发表了重要讲话,表达了对通谱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并表示将积极配合各项工作,确保修谱工作顺利进行。并积极联骆黔东南州及盛公家族主要分布地的其他支系积极参加到工作中来。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重要事项。

远口吴氏总祠,原位于天柱县远口镇城墙街下节街,坐东北朝西南,前临清水江,占地 1682 平方米,是独具特色的祠殿式徽派建筑,融合苗侗民族古建筑艺术精华与吴文化智慧。始建于 1710 年,2014 年因白市电站建设搬迁至现址。这里是远口吴氏供奉先贤、祭祀和议事之所。

2020 年 9 月,世界吴氏宗亲总会在贵州远口吴氏总祠设立全球首个泰伯书院,标志着吴氏文化传承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远口泰伯书院选址具有特殊意义:其依托的吴氏总祠始建于 1710 年,历经三百年风雨,2014 年因白市电站建设整体迁建至清水江畔,完整保留了徽派建筑与苗侗文化融合的特色。吴邦国、吴伯雄题写的匾额分立总祠大门两侧,赋予书院崇高的文化象征意义。

吴氏盛公家族源远流长,始祖吴盛于宋淳祐年间迁至远口,距今 780 余年。其源于西周姬姓,为黄帝轩辕氏直系后裔。吴盛后裔以远口为中心,向黔湘桂边区及川云鄂等 50 多个县市播迁,人口达 110 余万人,成为贵州最大的吴氏家族。吴盛古墓位于远口西 2 华里新市吓蚣井鳌鱼形,后迁至远口白岫蜈蚣形,与其他先祖古墓建成吴氏先祖陵园 。

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为华夏吴氏通谱编撰工作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相信在各位宗亲的共同努力下,吴氏通谱编撰工作必将取得圆满成功,为传承和弘扬吴氏家族的优秀文化做出重要贡献。

我要评论

宗亲评论

目前暂无任何评论!!!


|